中国文学史上,大多数诗人都曾步入仕途,可是能够勤政为民,为后世歌颂者,寥若晨星,柳宗元算其中一个。身世官宦世家,为正义遭打压柳宗元身世河东柳氏,为当地三大家族之一(河东薛氏,柳氏,裴氏),祖上七代为官。他的母亲卢氏家也是世代为官。
这显赫的门第,简直秒杀官二代,富二代。怙恃都是高干子弟,孩子自然差不了,良好的家庭教育,使得柳宗元勤学上进,努力受苦,21岁时,他便进士及第。初入仕途,柳宗元一路顺畅,官职也一路做到了监察御史里行。
在普通人看来,官职越大,权力越大,生活越来越富有,幸福指数应该越来越高。然而,柳宗元注定是上天派来拯救苍生的,俸禄的增长,生活的富有,在他看来完全无感。
他的眼里装满了黎民黎民,天下苍生,越往上,他越发看清了朝廷的糜烂和政治的黑暗。心中存正义,光线万丈长。柳宗元容不得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的社会现象,他要用自己仅有的权力为社会改变做出努力。于是,他与王叔文等人提倡了“永贞革新”。
希望通过革新,让那些不男不女的阉人规行矩步地呆在宫里伺候天子,别一天到晚拿着扫把适时剑祸患社会;把那些盘据的藩镇权力收一收,让他们明确自己是谁,在为谁服务;将那些贪官抓一抓,别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。别以为邪恶就天生该被正义消灭,顶不住反扑正义一样会遭受挫折。阉人和藩镇团结,他们把天子扳倒了。唐顺宗被迫禅让帝位给太子李纯,柳宗元和王叔文遭到了疯狂的倾轧。
“永贞革新”的带头人王伾病逝、王叔文被赐死,柳宗元和其他人等被一贬再贬,柳宗元最终被贬为永州司马。人在世需要信仰,有的人信仰权力,有的人信仰款项,有的人信仰无限的欲望。而柳宗元的信仰是人民和正义。
柳宗元自己也说过“吾自幼好佛,求其道,积三十年。”但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没有释教的天命,循环的看法体现出来。他痛恨政界奢华,糜烂,他相识人民的痛苦,他的慈悲心倒是有几分佛的意味。
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永州司马是个闲职,没有什么权力。柳宗元住的地方叫龙兴寺。这是一个废弃的寺院,横七竖八的蜘蛛网、厚厚的灰尘,破败的窗户,眼前的一切并没有吓倒柳宗元。
相反,他很平静地接受了。或许在他加入革新团体时,就已经预推测了今天的了局。即来之,则安之。
他穿着朴素,与当地人民打成一片,他混在人群中,谁都看不出他曾经是一位职位显赫的京官。他写文著书,游历山川。他把残酷的政治生活看的风轻云淡,他要做的就是把一生的才气留给后人。
柳宗元,一个富家子弟,一个京城高官,一个曾经住着别墅的人,但所有的一切突然之间荡然无存。试问有几多人能适应这样的人生巨变?或许许多人遇到这样的情况,要么哭天喊地,要么自暴自弃,要么想方设法想要脱离这里。但柳宗元纷歧样,他在永州一呆就是十年。
人生最好的年华留在了永州,而他并没有疏弃。《柳河东全集》中三分之二的文章都在这里降生。
现代社会里,许多人一遇到挫折便自暴自弃,把所有的不如意都归为自己的不幸,上天的不公,周围情况的恶化,其实真正泛起问题的是自己的心理。没有哪个乐成者不履历低谷,履历痛苦,他们之所以乐成是因为他们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向上。勤政爱民,造福黎民柳宗元才气出众,唐宪宗将他召回长安准备重用,但因武元衡等人的阻挡,最终又被贬为柳州刺史。
在柳州,柳宗元真正把自己的权力用在了为人民服务上。他根除旧弊,公布政令,使沦为仆众的人,仍可出钱赎回。为了底层人民的生活,他制定了释放仆众的措施,让沦为仆众的人,在为债主服役时,可按劳动时间折算人为。人为抵完债后立刻恢复人身自由,回家与亲人团聚。
他兴办学堂,推行医学。让柳州黎民受到很好的教育,从而挣脱愚昧,破除迷信。他领导人们打破旧看法,打出井水,让世代靠天用饭,靠喝雨水、河水的柳州人民喝上甘甜的井水。
他身先士卒,带头拓荒,让柳州的面目获得前所未有的改善。就是这样一位受人恋慕,令人尊敬的才子,却在47岁时因病去世。那一年,宪宗天子刚刚下令召他回京。柳宗元去世了,但他的《江雪》震撼着每一位后世子孙,他的骈文像一颗颗明珠光耀着中国文学,他的传奇的一生时刻激励着每一小我私家……。
本文来源:koko体育app下载-www.yibianxueyuan.com
QQ:557285076
手机:17749974061
电话:0204-349424612
邮箱:admin@yibianxueyuan.com
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攀一大楼925号